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一、水質分析:
養殖污水養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機物濃度高COD高達3000-12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懸浮物SS超標數十倍;可生化性一般;臭味大;沖洗排放時間集中,沖擊負荷大,根據該污水的特點,采用生化法+物化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方法,可以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
二、工藝選擇:
針對該項目具體污水水質的特點,本方案擬采用常規的“厭氧+氣浮機(加藥)+A/O/O生物接觸氧化+消毒設備”工藝,該處理工藝較為成熟,操作運行方便,日常費用低廉,出水穩定,主要設備為鋼結構,考慮到周邊環境和衛生問題,故該污水處理工程決定采用全埋地式結構,上部覆土,種植花木、草坪,進一步美化環境。
?三、A/O/O工藝流程:
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中心廊道式曝氣,曝氣管設置在池的中間。在曝氣時,空氣能帶動水向兩邊循環,形成二個環流。罐本體為圓形,因此無死角。其氣孔小,不易堵塞,調整與更換方便。氧的轉移率大于18%,比一般曝氣頭高2-3倍。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中各單元的主要作用:
1、 格 ?柵:
用于保證后續管路的暢通,攔截污水中的顆粒和纖維狀的物質。所攔截的柵渣定期由人工清除。格柵采用細一道,置于調節池進水口。
2、污水調節池:
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3、缺氧池:
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于后道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4、氧化池
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一部分,前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5、消毒裝置
消毒方式采用JHY二氧化氯發生器,徹底殺滅各種病菌。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不僅能殺滅水中的微生物,還可以降解水中殘余的有機物,降低水中CODcr、BOD5指標,并且具有脫色、脫臭功能。除對水體殺菌消毒外,對管網及水池中的藻類、粘泥及寄生蟲、游蟲等也有很強的殺滅和剝離作用,有利于水處理設施的運行和維護。
6、污泥消化:
膜生物反應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進行好氧消化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定時采用污泥回流泵至缺氧池。
7、風機:
用于膜生物反應器、預曝氣及污泥消化池的好氧消化處理等。
四、工藝特點:
(1)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成熟,構筑物少,運行靈活,管理方便。
(2)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可實現脫碳、脫氮除磷。
(4)污泥量少,污泥性質穩定,污泥處理費用低。
(5)能承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
(6)污水處理系統自動化較高、管理方便。